广东百香果探索一年一种种植新模式

  • 广东百香果探索一年一种种植新模式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百香果资讯

广东是经济强省,也是农业大省。进入新时代,我省农业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农业农村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由过去的“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广东百香果探索一年一种种植新模式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大市场,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向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农民,以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广东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特色发展新动能,这与当前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深入生产一线,把脉百香果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岭南特色水果发展历史悠久,具有很多地方特色的优良乡土品种,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如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a),又名西番莲,由于其果汁香味浓郁,含有番石榴、菠萝、芒果、香蕉、柠檬、草莓等多种水果的香味,是世界上已知最芳香的水果之一,被民众爱称为百香果,并且其全身是宝,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我国引种百香果时间较迟,至今只有一百多年。

广东省属较早引种百香果的省份,据老一辈人说,位于广州海珠的岭南大学园艺系教学园地里20世纪50年代初就种有百香果。

但我省百香果生产较大规模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党建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农村按标准、按时 脱贫为动力,一些地方认为百香果种植后结果快,果实鲜食和加工都受欢迎,鲜果收购价格比较好,广受果农和生产单位的欢迎。

百香果种植成为我省不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由于对百香果生长特性缺乏认识,目前大部分仍以平棚模式种植致使修剪采摘工序繁重,大面积种植后因管理不当常受病毒病、茎基腐病、实蝇、低温冻害等因素影响,出现长势弱、果实大小不均匀、坐果少等问题,极大的限制了百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亟需通过组织相应科研攻关来解决上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科技特派员廖永林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首批科技特派员,为服务百香果产业,经常深入全省乃至周边省份的百香果生产一线,进村入户、走到田间地头,针对果农生产实际、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等开展需求调研、凝练服务方向,并制定解决方案。

二、探索百香果“一年一种”种植新模式 2018年特派员廖永林在河源市和平县内开展平棚式百香果种植管理技术指导过程中发现部分植株下垂枝蔓不仅坐果量多、果实大小亦较均匀。

上述现象即刻引起我们注意,联想起瓜类等藤蔓作物生物学特性即可很好解释百香果下垂枝蔓坐果量多、果实大小均匀这一现象,当藤蔓平铺或向上伸长时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当藤蔓下垂时有利于养分积累,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利于花芽分化和坐果。结合高密栽培,我们对此提出了一种设想即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完成2-3造果采摘,到翌年即更新换代的“一年一种”高密度垂帘种植新模式(图2),来实现百香果早结、丰产、稳产。

特别是近年来在结合广东省首批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期间对百香果“一年一种”栽培技术研究上具有相关技术突破,并在省农科院植保所何自福所长和李振宇副所长的大力支持下,廖永林所在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于2019年—2020年在茂名、河源、云浮等地区选取芭乐味黄金百香果为示范品种,开展新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其中一个示范园实现种植389株/亩,单造挂果可达88个/株,单果重可达0.121千克/个。 据茂名多名百香果种植户介绍,得益于省农科院植保所科技特派员廖永林高级农艺师的技术支持,这两年最的大转变是由原来的“一种多年”到“一年一种”,结合大苗移栽既可提高存活率,还可提早上市,新模式种植下以标准商品果保守估算,第一造果亩产800斤左右,按市场价平均8-10元/斤,收益达6400-8000元;第二造亩产1500斤左右,按市场价平均6-8元/斤,收益达9000-12000元。头两造收益近2万元,剔除成本已有盈利,若能做好第三造挂果则可获得可观效益。

三、科技赋能百香果产业,提振“粤字号”品牌 在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代表大会后,广东百香果生产呈现了一个较大规模的发展,其中以河源市和平县百香果最具代表性并成为不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广东农业银行在和平县推出“政府扶贫基金+百香果种植基地+贫困户”的信贷模式,截至2018年5月末,发放“精准扶贫贷”,惠及167户贫困户。在这种模式下,农业银行与扶贫办,百香果种植大户合作,由农业银行为种植大户提供资金支持,扶贫办为其补贴贷款利息的方式,共同带动贫困户种植百香果,该县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近3万亩。2019年底,和平百香果成功入选年度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粤字号”百强榜,估值4.7亿元。

据和平县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受低温冻害和病毒病影响,近两年和平当地农户对百香果种植热情有所下降,种植面积也出现下滑趋势。

在与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廖永林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其总结摸索出的“一年一种”新种植模式可有效克服“一种多年”遇到的生产瓶颈问题。在详细了解“一年一种”技术成熟度后,决定在和平和灯塔盆地共同开展实验示范。据示范基地负责人陈国富介绍2020年10月22日示范园迎来了第二批果的采摘上市,预计亩产1300斤,平均售价为13元/斤。

由于新模式种植示范效果明显,再次燃起了陈国富等对种植百香果的热情,并计划邀请廖永林作为技术指导专家从种苗繁育、栽培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重新提振和擦亮和平百香果“粤字号”品牌。 四、加强宣传引导 百香果在国内虽有一定发展历史,但尚未见较系统科学的研究,市面亦未见正式出版的专业或者实用科普著作,鉴于此,科技特派员廖永林便在开展各种试验示范的同时着手收集各类素材,历时2年多在多家单位共同努力下完成《百香果优质丰产栽培彩色图说》撰写,实现“从0到1”的突破,该书图文并茂兼顾专业性和科普性广大农户易学易懂。正式出版后,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后第1个工作日廖永林便驾车赴科技特派员帮扶村东源县新港镇青溪村派送相关书籍,当果农接过书时透露自己在书店和网上寻找百香果相关书籍已多时,但未果,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如此实用书籍表示感谢,要认真详细阅读,并应用于自己果园生产实际。除撰写书籍外,廖永林还将“一年一种”新模式制作成科普小视频通过朋友圈、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现代网络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以便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此技术,让更多农户获得实惠

以“科技创新、服务三农”为己任,近年来省农科院在探索院地合作共建过程中已形成一只 “想下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起作用”充满活力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归功于党的指引,提出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科技特派员制度使到农村新产业出来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真正让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人民服务使命的一个具体的好措施,好制度。